本地资讯2118浏览
新法制报记者徐晓明报道:11月19日9点,记者从上饶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根据国家和省级市场监管、公安、教育、农业农村四部门统一部署,上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四部门联合于9月份至11月中旬开展整治食品安全整治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62人次,查办食品违法案件216起,责令停产停业17户,罚没金额221.11万元。全市公安机关破获食品类刑事案件24起,打掉窝点20多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6人,涉案价值1300余万元。。现将整治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公安部召开的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上饶市食品安全工作实际,制定了全市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工作方案,建立了联合整治行动协调机制,设立了联合整治行动工作台账,对辖区内开展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确保省里布置的“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出实效。全市12个县(市、区)均制定了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专项整治方案,建立了联合行动的协调机制。建立完善了市县两级联合行动总联络员机制,确保了市县两级工作的畅通。10月上饶市举行了“全市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工作推进会”,通报总结全市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的第一阶段工作,部署下一步的联合行动工作。10月底,市联合行动工作组对全市12个县市区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联合行动各工作组按照专项整治方案,建立工作台账,责任到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二、重点任务开展情况
1.案件查办方面。紧紧围绕侵害群众利益方面突出问题,聚焦人民群众消费诉求“热点”,大力开展打击假冒伪劣食品、整治“保健”市场乱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食品安全整治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62人次,查办食品违法案件216起,责令停产停业17户,罚没金额221.11万元。全市公安机关破获食品类刑事案件24起,打掉窝点20多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6人,涉案价值1300余万元。
2.保健食品方面。9月,市市场监管局启动了保健食品科普宣传进社区活动;上饶电视台上饶一套节目每日三次滚动播放保健食品公益宣传片,为期三个月。截止目前,全市保健食品科普宣传主题活动,进社区37个,进乡村88个,进网络12个,进校园104个,进商超72个,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33条,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20多处,印发宣传资料3180份,张贴宣传海报541张,摆放宣传展板25个,接受群众咨询3000余人次,提升了广大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科学认知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全市开展了保健食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和中秋国庆期间保健食品安全检查,共检查保健食品经营企业209家,出动执法人员542人次,查处并结案11起,处罚金额8.7万元。检查保健食品直销企业服务网点、经销商76户,约谈42户,受理报备6起,现场监督6起。
联合行动以来,市市管局首先对全面摸排的2个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13个农贸市场建立监管档案,做到底数清楚、监管对象明确。加大对农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的力度,信州区取缔卫生条件差,设施设备落后,管理不规范菜市场4家,借助创国卫的契机,中心城区41个农贸市场全部配备农残快检室。市市管局开展牛肉市场专项整治,查获注水牛肉10批。开展冷藏冷冻肉市场检查,查获两批走私肉,罚款金额60万元。开展非洲猪瘟病毒专项检查,抽检出两批次水饺,病毒分离阳性。开展芽苗类市场专项整治,抽检41批豆芽,不合格21批,阳性率51.2%,顺着这个线索,9月29日,市管局与公安局联合行动,一举抓获了4名制售“毒豆芽”的人员。对中心城区的食盐经营户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并处理3起违法违规行为,其中移送1起涉嫌犯罪,已移送公安部门。
三、取得的成效
销毁一批假冒伪劣产品。11月12日,上饶市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周密部署、一致行动,联合公安部门、农业部门开展罚没问题物品集中销毁专项活动。此次集中销毁的问题食品物品涉及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五毛”食品、不合格食品以及食品包装等相关物品,涵盖了食用油、白酒、方便面、蜂蜜、辣条等20多个品种,共计5238公斤,货值金额近10万元。
取缔一批违法违规主体。严查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打击“黑外卖”。取缔关停违法违规小餐饮店和小食杂店135家,检查网络食品经营户600余家,查封9处“黑作坊”“黑窝点”。开展全市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对全市37家不符合条件的屠宰场进行了取缔。
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9月27日,信州分局治安大队根据上饶市信州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移送案件,成功侦破5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捣毁“黑豆芽”生产窝点5处。目前,1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仍在进一步办理中,其它4起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均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上饶市信州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曝光一批典型案例。8月初,鄱阳县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一举侦破朱某赣、朱某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起。犯罪嫌疑人朱某赣、朱某宗、刘某长、洪某贵、朱某先等分别在自己位于莲湖乡朱家窑背村的作坊内(未办理任何相关从业证照)进行小白鱼、小鳊鱼、鲤鱼、干虾等鱼虾类水产品的加工制作成干鱼产品对外进行销售,其为了防止苍蝇叮咬在晾晒的干鱼上导致干鱼产品腐败变质,犯罪嫌疑人朱某赣等人明知“敌敌畏”是剧毒农药,危害性极大,其为了一己私利,仍然购买了“敌敌畏”,在兑水后使用专门喷洒农药的器具对晾晒的干鱼产品进行了喷洒防蝇。并向江西、浙江、福建、安徽、湖南、广东、广西等多省市的鱼干经销商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涉案金额达1200余万元。上述案件涉及人员多、案情复杂、影响巨大,关乎到百姓的生命安全及切身利益,被省公安厅列为省督案件。
完善一批制度机制。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制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管理制度”、“农贸市场规范管理机制度”、“中心城区餐饮油烟排放管理制度”、“食品经营示范店铺评选制度”等规范性文件。
联合行动开展以来,本地区在食品安全领域解决的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今年上饶市在保障老百姓“菜篮子”安全上下大力气下真功夫。新建、改造农贸市场41个,其中新建9个,改造提升32个。农批、农贸市场按照九大类分类划行有序分类分摊经营,环境卫生清洁干燥,垃圾日产日清,市场假劣商品,短斤少两,计量不合格等不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有效净化了市场;中心城区所有的农贸、农批市场和大型超市农产品均配备快检室,并指定专人负责快检工作,每日开展快检工作,对有机磷类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超标蔬菜入市。开展了猪肉市场、牛肉市场、芽苗类市场等多个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办了注水牛肉、有毒有害豆芽、未经检验猪肉等多起案件,有效净化上饶市农产品市场。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共治;二要组织开展问题“回头看”,查漏补缺,巩固整治成果;三要在食品生产经营等重点环节树立示范先进单位,广泛推广先进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以点带面;四要突出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杜绝突击式整治,整治期间的投诉举报、案件查办等必须依法依规及时处置;五要对食品中非法添加、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加大“行刑衔接”力度,依法从严从快打击。态势,不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现将整治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公安部召开的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上饶市食品安全工作实际,制定了全市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工作方案,建立了联合整治行动协调机制,设立了联合整治行动工作台账,对辖区内开展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确保省里布置的“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出实效。全市12个县(市、区)均制定了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专项整治方案,建立了联合行动的协调机制。建立完善了市县两级联合行动总联络员机制,确保了市县两级工作的畅通。10月上饶市举行了“全市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工作推进会”,通报总结全市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的第一阶段工作,部署下一步的联合行动工作。10月底,市联合行动工作组对全市12个县市区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联合行动各工作组按照专项整治方案,建立工作台账,责任到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二、重点任务开展情况
1.案件查办方面。紧紧围绕侵害群众利益方面突出问题,聚焦人民群众消费诉求“热点”,大力开展打击假冒伪劣食品、整治“保健”市场乱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食品安全整治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62人次,查办食品违法案件216起,责令停产停业17户,罚没金额221.11万元。全市公安机关破获食品类刑事案件24起,打掉窝点20多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6人,涉案价值1300余万元。
2.保健食品方面。9月,市市场监管局启动了保健食品科普宣传进社区活动;上饶电视台上饶一套节目每日三次滚动播放保健食品公益宣传片,为期三个月。截止目前,全市保健食品科普宣传主题活动,进社区37个,进乡村88个,进网络12个,进校园104个,进商超72个,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33条,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20多处,印发宣传资料3180份,张贴宣传海报541张,摆放宣传展板25个,接受群众咨询3000余人次,提升了广大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科学认知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全市开展了保健食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和中秋国庆期间保健食品安全检查,共检查保健食品经营企业209家,出动执法人员542人次,查处并结案11起,处罚金额8.7万元。检查保健食品直销企业服务网点、经销商76户,约谈42户,受理报备6起,现场监督6起。
联合行动以来,市市管局首先对全面摸排的2个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13个农贸市场建立监管档案,做到底数清楚、监管对象明确。加大对农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的力度,信州区取缔卫生条件差,设施设备落后,管理不规范菜市场4家,借助创国卫的契机,中心城区41个农贸市场全部配备农残快检室。市市管局开展牛肉市场专项整治,查获注水牛肉10批。开展冷藏冷冻肉市场检查,查获两批走私肉,罚款金额60万元。开展非洲猪瘟病毒专项检查,抽检出两批次水饺,病毒分离阳性。开展芽苗类市场专项整治,抽检41批豆芽,不合格21批,阳性率51.2%,顺着这个线索,9月29日,市管局与公安局联合行动,一举抓获了4名制售“毒豆芽”的人员。对中心城区的食盐经营户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并处理3起违法违规行为,其中移送1起涉嫌犯罪,已移送公安部门。
三、取得的成效
销毁一批假冒伪劣产品。11月12日,上饶市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周密部署、一致行动,联合公安部门、农业部门开展罚没问题物品集中销毁专项活动。此次集中销毁的问题食品物品涉及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五毛”食品、不合格食品以及食品包装等相关物品,涵盖了食用油、白酒、方便面、蜂蜜、辣条等20多个品种,共计5238公斤,货值金额近10万元。
取缔一批违法违规主体。严查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打击“黑外卖”。取缔关停违法违规小餐饮店和小食杂店135家,检查网络食品经营户600余家,查封9处“黑作坊”“黑窝点”。开展全市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对全市37家不符合条件的屠宰场进行了取缔。
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9月27日,信州分局治安大队根据上饶市信州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移送案件,成功侦破5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捣毁“黑豆芽”生产窝点5处。目前,1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仍在进一步办理中,其它4起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均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上饶市信州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曝光一批典型案例。8月初,鄱阳县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一举侦破朱某赣、朱某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起。犯罪嫌疑人朱某赣、朱某宗、刘某长、洪某贵、朱某先等分别在自己位于莲湖乡朱家窑背村的作坊内(未办理任何相关从业证照)进行小白鱼、小鳊鱼、鲤鱼、干虾等鱼虾类水产品的加工制作成干鱼产品对外进行销售,其为了防止苍蝇叮咬在晾晒的干鱼上导致干鱼产品腐败变质,犯罪嫌疑人朱某赣等人明知“敌敌畏”是剧毒农药,危害性极大,其为了一己私利,仍然购买了“敌敌畏”,在兑水后使用专门喷洒农药的器具对晾晒的干鱼产品进行了喷洒防蝇。并向江西、浙江、福建、安徽、湖南、广东、广西等多省市的鱼干经销商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涉案金额达1200余万元。上述案件涉及人员多、案情复杂、影响巨大,关乎到百姓的生命安全及切身利益,被省公安厅列为省督案件。
完善一批制度机制。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制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管理制度”、“农贸市场规范管理机制度”、“中心城区餐饮油烟排放管理制度”、“食品经营示范店铺评选制度”等规范性文件。
联合行动开展以来,本地区在食品安全领域解决的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今年上饶市在保障老百姓“菜篮子”安全上下大力气下真功夫。新建、改造农贸市场41个,其中新建9个,改造提升32个。农批、农贸市场按照九大类分类划行有序分类分摊经营,环境卫生清洁干燥,垃圾日产日清,市场假劣商品,短斤少两,计量不合格等不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有效净化了市场;中心城区所有的农贸、农批市场和大型超市农产品均配备快检室,并指定专人负责快检工作,每日开展快检工作,对有机磷类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超标蔬菜入市。开展了猪肉市场、牛肉市场、芽苗类市场等多个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办了注水牛肉、有毒有害豆芽、未经检验猪肉等多起案件,有效净化上饶市农产品市场。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共治;二要组织开展问题“回头看”,查漏补缺,巩固整治成果;三要在食品生产经营等重点环节树立示范先进单位,广泛推广先进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以点带面;四要突出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杜绝突击式整治,整治期间的投诉举报、案件查办等必须依法依规及时处置;五要对食品中非法添加、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加大“行刑衔接”力度,依法从严从快打击。态势,不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